宁波分园
从“一技之长”到“一域之强”, 打开通向未来产业的想象空间
从“一技之长”到“一域之强”, 打开通向未来产业的想象空间 2025.04.21

      从人工智能赋能数字交通,到合成生物突破传统边界,再到新材料颠覆行业格局,宁波分园三个硬科技项目在“发现·聚变”2025企业梯度培育大会分会场上的集中亮相,不仅是技术成果的展示,更是园区孵化模式的阶段性成果。这3个项目的共同特征是:已完成关键技术突破,正处于产业化“临门一脚”的关键节点。而支撑它们加速跃迁的,正是浙大科技园宁波分园“以技术为基、以产业为本、以服务为桥”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640.jpg

      当地方产业优势遇上高能级科创资源,硬科技创业项目将如何走出一条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快速通道?浙大科技园如何为这些初具潜力的企业,打开通向未来产业的想象空间?


从“一技之长”到“一域之强”,宁波分园助推硬科技项目改写行业格局

本次宁波分园推介项目技术路径各异,却有着相似的成长路径:已完成“从0到1”的技术突破,正站在“从1到N”的产业化临界点上。正是在这个关键阶段,浙大科技园通过系统化的孵化机制,精准识别企业成长节点,提供专业支持与持续陪伴,助力技术成果应用落地,推动初创项目成长为产业化主体。


项目一:人工智能(AI)技术研发与应用

宁波朗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达科技”)是宁波国家高新区高层次人才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团队以AI赋能数字交通为核心,围绕高端装备成套技术和AI数字孪生应用两大方向,深入高端装备、数智技术、新材料和数据服务四大板块,为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提供高端技术与服务。

朗达科技在AI赋能数字交通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但在进入市场阶段面临政策申报、融资支持和产业资源配套等难题。宁波分园团队精准研判其“产业转折点”,为其提供分阶段、多维度的成长支持。包括协助申报“高新精英计划”、引导参加海归创业大赛提升品牌影响力、再到对接产业主管部门完成首台(套)产品申报、搭建员工持股平台开展股权设计,为其后续快速扩张打下坚实基础。

640 (1).jpg

640 (2).jpg


项目二:植物内源激素——芸苔素内酯的原创生产技术及产业化

宁波新比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基于合成生物学的新型工业生物技术的开发、转让和许可,以及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样品制备和销售。近期的主要可转让技术包括用于5-氨基乙酰丙酸、腺苷蛋氨酸、麦角甾醇等天然小分子活性物质生产的高产菌株、发酵和分离成套工艺。公司有望在短期内成为全球唯一的芸苔素内酯规模供应商。


640 (3).jpg

640 (4).jpg


项目三:功能无机墨水与玻璃打印技术的新工艺

宁波高硕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专注于功能无机墨水与玻璃打印技术的新工艺和新产品,自主掌握全流程墨水生产和玻璃打印核心技术,可应用于各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和汽车玻璃高端产品,主导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均居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产品国际首创。项目面向BIPV和汽车玻璃等,市场前景广阔,市场规模可达百亿级及以上,已通过下游客户验证,有望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产业化生产,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空间。

640 (5).jpg


从产业需求中“长”出的企业,科技园如何助推它们“向上跃迁”?

深耕科创服务二十余年,宁波分园从企业发展阶段、产品落地路径、人才技术匹配度等维度出发,通过精准画像促进服务资源精准配置,搭建了一套成熟的企业梯度培育机制。以培育服务宁波地区为经济发展为目标,围绕“行业+科研”双轴发力,牵引浙江大学多个院系专家资源对接产业项目,配套工程技术平台、科技成果转化通道、金融资本撮合机制,走出了一条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地方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新路径。

640 (6).jpg

以技术立足,以产业落地,以园区赋能推动跃迁。回望“发现·聚变——2025企业梯度培育大会”,不仅是园区优质项目的集中展示,更是面向未来产业、区域创新布局长期主义的服务体系。宁波分园的科创服务故事,不只是一次地方园区的实践样本,更是浙大科技园“在地生长”的生动注脚。从发现到聚变,让更多企业在科技创新这条赛道上,有更深的“根”,有更快的“长”。

来源:浙江大学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