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分园
浙大科技园宁波分园专刊报道一
浙大科技园宁波分园专刊报道一 2010.12.16

摘自《浙江大学报》第383期第7版

“创新在浙大,转化在宁波”,浙大科技园宁波分园产学研结合新模式——
开创一片新天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然而,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莫过于一个字:难!
今年6月下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浙江大学老校长路甬祥,向大会作了关于检查科学技术进步奖实施情况的报告。
报告认为,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学研结合不紧密,仍是影响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因素。
如此难题,如何破解?
在离浙江大学约150公里的东海之滨,位于宁波国家高新区的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宁波分园,找到了一种破解方法。
经过5年多来的探索和实践,该园摸索出了一种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模式,并被形象地比喻为“创新在浙大,转化在宁波”。
新模式,就是依靠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运作手段,把高校科技人员的技术优势与宁波产业优势通过股份异地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较好地解决了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新模式,开创了一片浙大科技人员与宁波企业经营者联手创业、成果共享的新天地。
在这种模式下,科研成果几乎在诞生前就已经与市场“零距离”相逢,科学技术成为创造财富与未来的、真正的第一生产力。

产学研结合难,倒逼模式创新
下海!创业!
曾几何时,众多高校里的科研精英,随着改革开放的壮阔步伐,扬帆冲浪,搏击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
应该说,其中不乏佼佼者。
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因为忙于市场调查、公司管理、商务洽谈,疲于应付创业带来的一系列复杂的经营程序。
无论人、才、物,还是产、供、销,他们不得不亲力而为,不得不身先士卒。这对于不少曾专注于实验室的身影来说,实在勉为其难。
于是,他们一步步走出了科研领域,不再埋于实验室;于是,他们一点点远离了源于科研的创新动力,事业或个人不得不转型;甚至,其中许多人的创业会出现困难,苟延维持,或最终以失败收场。
这不仅是个人的损失,也是社会的损失。因为社会在未获得一位商界精英的同时,已经失去了一位科研精英。
同时,对于那些久经市场考验的企业家们来说,他们对市场有着特有的敏感,深谙经营之道。但是,企业要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更是关键,是源动力。一个企业要在生产、销售和科研都做到不“短板”,实属不易。
以宁波为例,80%的民营企业,其中又以中小企业为主,小投入的技改还能承受,大投入搞科研创新不说,就连配备科研人才、设备也是难事。
许多企业直接到科研院校机构买技术、买专利。然而,这种一次性的科技消费,因为缺乏与市场需求的互动和应变,也缺乏可持续的发展动力,许多新产品往往是只响了一炮,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然而,对于浙大科技园宁波分园来说,不仅是产学研结合障碍重重,还要加上另一重困难:异地办园之难。
由于异地大学科技机构与母体存在着空间的距离,因此,也损失了原有的与母体比较近的一些特有的优势,加之不同地方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对分园采用的运行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必须要在运行模式上有所创新!”宁波分园管委会主任陆敏在6年前就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从实际出发,迈出创新关键步
创新,迈出第一步是关键。
“从实际出发!”
宁波分园将此作为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新模式的主旨。
根据市校合作协议以及创办孵化器的初衷,宁波分园承担着引进浙大技术成果,促进宁波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重任。
从宁波产业基础的实际出发,从浙大科技实力的实际出发,宁波分园大力促进浙大与宁波市民企的产学研合作,发挥孵化器的桥梁纽带作用。
同时,充分发挥宁波分园管委会、宁波发展有限公司两块牌子的优势,以市场化运作的主动性,积极探索在民营经济条件下的市校科技合作模式。
浙大具有科研人才、实验室、先进检测仪器、信息、专利技术等各方面优势,但缺乏良好的市场导向和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平台,以及将技术转化的资金。
浙大教师潜心在高校做学问,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背景,但缺乏实际的管理经验,不熟悉产品市场化运作流程,缺乏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资本。
宁波距离浙江大学约150公里。宁波的地方经济具有五大临港产业,十大优势制造业,具有产业集群效应,产业集群使得技术创新的辐射作用更大。
宁波的中小企业非常多,中小企业的特点是船小好调头,要实现技术改造,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创新发展,对应用型技术的需求非常大。
而且,宁波企业家具有务实、冒险、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不满足于当前的发展,眼光长远,注重技术创新。
办得比较好的宁波企业都具有“做一看二望三”的特点:“做一”是企业专注于做大做强已经在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看二”是宁波企业不满足于企业发展的现状,关注两年内的企业发展产品,“望三”是指企业高瞻远瞩,考虑到三至四年后企业的发展,生产出新的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宁波分园完全有能力搭建创新平台,可以将浙大的科研成果资源引进,充分吸收利用,促进高校成果的产业化,同时也解决了宁波的企业的技术创新源头不足的问题。”陆敏说。

创新模式,开创一片新天地
深入了解了宁波企业和浙大科研成果特点,宁波分园首先搭建起了宁波企业和浙大科研人员的对接平台。
通过技术活动交流会,人才交流会,专家引荐会,搭建了一个以创新为永恒主题的沟通交流平台,让资本方和技术方有充分接触,相互了解认识的机会。
宁波分园还调动宁波近两万位浙大校友的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浙大研究成果在宁波的引进和产业化进程。
那么,如何将科研成果长久的留在企业,而不只是一次性交易?
“浙江经济发展的精髓在于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股份制经济制度。”陆敏认为,通过技术入股的方式将高校的科研人才留在园区内的企业,形成产品或服务技术的持续改进,发挥技术创新的乘数效应,不仅是研发出一个产品,而是做到产品的持续的改进和创新发展。
“留人先留心,通过股份制的方式使得科研人才留在企业,利用契约的方式将双方关系正式确定下来,形成利益的共同体。”
企业专注于产供销,同时企业拨出专项的研发资金给浙大科研人员,解决科研经费问题;科研人员则专心科研,为企业发展的研发提供后劲,实现合作双方互惠互利。
这一方面企业降低了自身的研发成本,另一方面科研人才可以通过股份分红的方式获得利益,宁波分园则监督双方合作的执行,企业的各种税收交纳情况及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由宁波分园检查落实,这样不仅减少了双方的交易成本,而且也大大的降低了技术入股型产学研合作的道德风险。
新模式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把宁波企业的近期项目的产供销优势与高校科研人员个人的中、远期企业项目策划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双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企业及产品获得源源不断的技术动力,高校科研人员也获得了相应的合理回报。
截至目前,宁波分园累计引进与浙大有紧密技术合作关系的企业共60多家,其中55家与浙大科技人员建立紧密的股份合作关系。
其中,最主要的合作方式就是,积极鼓励浙大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介入到企业创办发展阶段,宁波企业提供科研经费,项目或产品的策划、设计、中试在高校完成,产品定型及产业化由企业完成并进入市场。
机制创新出活力。这种模式的成功运用,极大地调动了浙大科研人员的创业积极性,宁波企业也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在宁波分园,这种新模式被形象地比喻成“创新在浙大,转化在宁波”。
同时,宁波分园举一反三,依托浙大,立足宁波实际,充分利用本地高校资源,引进和其他大院大所有长期技术合作关系或者与高校科技人员建立紧密(股份)合作关系共65家企业。
宁波高新区辰工软件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所所长石钟慈的技术合作,宁波波导软件有限公司和宁波大学“通信终端关键技术国产化联合研究实验室”的技术合作等在宁波均被传为产学研合作佳话。

新模式成果之花开朵朵
产学研并肩创业乐融融

“其实就是引导浙大科技人员与企业家并肩创业。”宁波分园管委会主任陆敏曾经如此回答记者对新模式的疑问。
他说,宁波分园就是要发挥孵化器的桥梁纽带作用,着力促进高校与宁波民企的产学研合作,鼓励双方强强联合,建立利益共同体,使科研技术、企业发展获得双丰收。
带着这样的回答,记者打算走访宁波中一石化科技有限公司和宁波荣山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高兴的是“科研成果做了实事”
在宁波分园采访时,记者碰巧遇到了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徐铸德教授。他告诉记者,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宁波中一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公司以他的技术成果为核心,是一家民营股份制科技企业,自主研发的脱硫工艺及设备已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10余家炼油厂20多套脱硫、脱臭装置上成功运行,成为国内炼油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
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能为节能减排“做点实事”,是徐教授最开心的事。
中一石化自入驻宁波分园至2009年年底,注册资金从50万元增加到150万元,年度销售额从5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
“今年销售额肯定能超2000万元,预计未来5年至少翻两番。”公司总经理聂通元是大股东,在融资扩资、市场推广、工程技术、生产安装等环节的执行能力与徐铸德的研发设计形成了优势互补。
聂通元直言,这种浙大教授与宁波企业的合作可谓“天衣无缝”、“如鱼得水”。如果没有宁波的临港重化工产业,公司就不能及时找到市场并获得市场认可,没有宁波发达的模具、机械行业,企业的产品技术服务业不可能得到客户的认可;没有徐铸德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支持,企业就不可能持续地创新发展。
研发紧贴市场,企业高速成长
总部位于宁波分园的宁波荣山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新型材料研制开发、生产和施工。
经过多年来工程实践和发展,该公司已经形成了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材料、耐磨地坪材料、建筑干粉(混)商品砂浆材料系列的新型材料产品,是中国建筑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干混砂浆专业委员会的会员单位。
其实,“荣山”与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早就建立了长期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共同承担了包括火炬计划项目在内的省、部级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多项新产品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项,获得了建筑外墙保温砂浆专利。
这些光环的背后,是为众人道的“双王”组合。代表着产业资本和经营管理方的公司总经理王小山说,企业投入再大,搞科研的“脑袋”不如高校的聪明,搞科研的设备也不能和高校实验室相比。“有浙大技术人员的参与,公司的技术攻坚不成问题。”
而在代表着技术研发力量的浙大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博士王智宇则对“研发跟着市场走”深有感触。
因为在“荣山”,市场需求信息依靠王小山等经营管理者来捕捉,并向王智宇的技术团队提出技术需求,投入研发经费。截至目前,公司投入的科研开发费用已远超百万元。
产品从研发开始就贴近市场,一投放市场就获得青睐。公司近年来保持着每年20%到30%的增长速度,今年销售收入将超亿元。“预计明后年可能有50%的增长。”王小山说,回顾公司的发展历程,“荣山速度”的取得依靠的是公司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更依靠的是与浙大共同成立建设的一个产学研联合体。
同样,王智宇博士凭着其约5.6%的技术股,每年也分得创业成果一杯羹。科技工作者劳动力价值与创新价值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现。
浙江大学也得到了来自“荣山”的回报。“荣山”向浙大材料系教育基金提供捐赠,用于奖励材料系优秀本科、研究生及工作突出的教师,资助经济有困难的特困学生等。双方合作成立的研究生实践基地已经是浙大科研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三问产学研紧密结合新模式

一问:为什么是宁波?
市校合作,搭建产学研大平台
早在1999年,浙江大学就与宁波就开始寻求科技合作。
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到浙江大学软件学院,从科技项目引进合作到浙大科技园宁波分园落地,从科技合作促进委员会到战略合作关系,市校合作不断深入推进,也为整合浙大科研资源和宁波产业资源提供了大舞台,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
浙大是宁波市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和依托力量。宁波市政府非常重视与浙大的合作,双方高层也达成了很多共识。
2006年9月,校长杨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浙大与宁波的合作正处于‘黄金时期’,市校合作将升级为战略合作关系。”根据双方合作协议,浙大每年选派百名教师及博士到宁波企业及有关部门挂职,浙大继续支持宁波市的人才教育、培训、进修等。
宁波方面也拿出了实际行动: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浙大的高新技术成果优先向宁波转移;设立科技合作专项资金,宁波市财政本级每年安排1000万元以上的科技合作专项资金,同时各县(市)区配套500万元;建立“宁波市—浙江大学科技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市校科技合作项目。
可以说,市校战略合作为浙大科技成果到宁波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最佳的平台与环境。
二问:为什么能转化?
产业发达,科研市场如影随形
宁波分园是异地大学科技机构,必须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幸运的是,宁波是一片经济热土。
宁波有化工、钢铁、能源造纸及修造船工业五大临港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精密仪器仪表、精细化工与生物医药模具、文具等十大优势制造业。
同时,作为华东地区的重化工基地,宁波在塑料、模具等“制造业之母”的材料、设备环节也拥有较大发展优势。
宁波80%以上是民营企业,经过市场经济洗礼,多数企业已经开始实践现代企业制度。但是,科研技术力量薄弱是宁波企业普遍存在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已经引起了宁波企业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宁波企业科研技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如去年在金融危机中,全市获得国家授权专利仍高达13000多件。
经济发展也为宁波培养了营销、市场、经营、管理、生产等各类人才。同时,宁波像温州一样,民间资本丰厚活跃,等待项目的投资热钱可谓滚滚流动。
因此,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研发投入,宁波都有科技成果转化的优良土壤。
三问:为什么在宁波分园?
整合资源,创业一帆风顺
首先,浙江大学为浙大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出台了《关于浙江大学教职工和学生在大学科技园创办科技孵化企业的若干规定》、《关于学科性公司的改制意见》等一系列政策。
学校一直鼓励在职教职工和在校学生到大学科技园内申请创办科技企业和相关研发机构,专职或兼职从事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同时学校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信息网络对大学科技园全面开放,并优惠有偿使用。
相关政策还规定:教职工和学生可以利用其科技成果和专有技术作价入股投资创办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非职务发明的科技成果和专有技术投资入股,股权全部归发明人。
作为浙大科技园在宁波的桥头堡,宁波分园也自然享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更有利于分园将浙大科技研发人才及资源向宁波引导输送。
其次,宁波当地政府为宁波分园出台专属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园区创业企业发展。特别是地方税收留成等扶持政策,为宁波分园支持园内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然,宁波分园在依靠双方的支持下,积极探索新路子,有效整合双方资源,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同时为园区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也为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在宁波分园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平台和载体基础。